
因为你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纯真,所以你收回了伸出的双臂,自己的坚忍和独立让你拥有了一个看起来坚硬的外壳,从此不再奢求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。你始终如一的用自己的标准对外,不管外界如何,你的内心依然纯真和柔软。不管是谁在最初伤害了你,理解他们吧,这就是你要经历的磨难。不要怕,慢慢剥去硬壳,没有谁想要伤害你,别人也有如你一样纯真且柔软的心,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精彩。

我们一路走来,追寻物质带来的安全感,却发现物质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。疲惫不堪的身心需要停下来,好好找找最初出发时的自己。在奔波的同时别忽略感受,别让身体的劳碌掩盖内心的迷茫。无论生活给了我们什么,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。若真如此想,便也就能活在当下,恢复自性如水。

从小到大,我们在不断地尝试中理解着生活,理解着活着的意义与价值。无论外界如何变换,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清澈的心,在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时,她都会显露,或许迫于无奈,我们做了违心的决定,但总会在未来有某个时刻,用某种形式抚慰那颗心。

从简到繁,再从繁到简,加加减减。了解“天葬”那篇文章的朋友,是否能想见到所描述的场景,是否能静心到有所感悟。一位朋友陪伴癌症的父亲走完最后一段路,在弥留之际,给父亲看墓地的照片,让他安心,可父亲的一句话却警醒了他:“有什么用!”。一句话便深刻印心的话——裹尸布上没有口袋。佛家中讲了脱生死,不仅是一个修行的目标,更重要的是只有看透生死,才能在当下的生活中寻求到平静与安详。也只有时刻平静与自己相处、与世界相处,才能修成正果。

生活就是一门功课,平静的喜悦是目标,在通向这个目标的路上,我们往往因为现实中无法随心的选择而无奈、无助。现实与理想中的差异,也反映出我们自身的内外冲突。在这种冲突中可以再一次认知自己。

人类发明了钟表,记录时间。人们因此而比动物们更珍惜生命和日子了吗?人类的身体反而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的能力。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时钟的摆动,坦然地接受日升日落与悲欢离合,随着自己本心而动,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