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阅读经典 >> 启智

武志红:执着的心念,将我们变成了巴甫洛夫实验室的那条狗

发布日期:2015-02-28 16:06 【关闭】

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,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,而我今天再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,恍然懂得为何这个实验成为是心理学的经典实验。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解释执着的心念,会不会让很多人对自己的一些纠结更容易理解,能更容易解惑了呢?节选了武志红老师一篇文章的部分段落,希望对大家了解自己、觉察自己内心有所帮助。(子欣)

一个38岁仍未结婚的美貌女子对我说,她也想结婚,但她没办法,她就是喜欢那一个人,他能无时无刻不在用种种办法逗她乐。她和他是一段婚外情,她是第三者,但他出于种种顾虑几年前离开了她。

从那以后,她想努力把自己嫁出去。尽管喜欢她的男子不在少数,她也不断有约会。只是他们都不能打动她,因为她的心念是:重复和那个男子在一起时的幸福与快乐。

追求幸福和快乐没错,关键是,她执著地认为,只有那样的男子才能给她幸福和快乐。所以,尽管几年来有种种机会,但她的执著令她离幸福和快乐越来越远。

不要觉得这个女子的故事很可笑,实际上,我们都是如此,我们都是巴甫洛夫实验室的那条狗

巴甫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科学家,发现如果在给狗喂食前先发出一个铃声,那么狗慢慢会对这个铃声生出唾液,就好像看见了食物一样。在实验中,狗慢慢地认为,铃声就是食物,铃声就是幸福,于是对铃声逐渐执著起来。

对这个女子而言,因为她曾经从那个男人那里获得了幸福和快乐,所以她像这条狗一样,认为只有他才能带给她幸福和快乐,于是执著起来,结果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,并最终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收获幸福与快乐的机会。

心念是如何产生的?

前面提到的女子童年非常痛苦,而给她带来最多快乐的是男性亲属。在深深的黑暗中,她只体会到了这一种欢乐,所以她极其执著,而她和那样一个男子发生婚外情,也是这种执著产生的一个轮回。如果她能识破这种执著,并试着去和其他类型的男子交往,她会发现他们也有可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。

一个心念的产生,无非是贪和嗔。贪,是希望重温某一种特定的快乐;嗔,是希望再也不要经历某一种特定的痛苦。

更可怕的是,我们都像巴甫洛夫的那条狗一样无知,我们会把幸福和快乐与产生幸福和快乐的附加条件等同起来,结果,我们的贪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执著,而嗔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抵触。

车祸的幸存者会将车祸产生时的一切条件过敏,于是看不得汽车,听不得刹车声,甚至不能上马路。这也是一种执著,要破掉它,关键是放下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一切的心念,去审视车祸发生时的情景。当一个人能不刻意抵制车祸的回忆时,一切过敏反应都会消失。如果他能彻底持有一种平常心去看这个情景,他的过敏反应就会彻底消失。这是因为,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极其可怕的学习能力,只要我们能持有平常心而待在任何一种情景内,那么一切固执的心念都可以自然消失。

所以,不管多么美好的心念、想法、口号和宣言,都不要过于执著,一定要去觉察它,看看它是如何产生的。

 

【作者:武志红 】

——用自性之光点亮心灵之灯——

公众微信:微信号中搜索心灵之灯或“xinling-zhideng

“心灵·菩提”微信号:xinling-puti

“菩提论坛”:m.wsq.qq.com/189909283

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

 

阅读经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