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3-05 13:48 浏览次 作者:平兰子欣
我曾经在一期“女人私房话”中推荐几本书,给出一些关键字,想是给大家一些提示,按照自己当下的状态和内心的需求来选择阅读。
一些朋友读《遇到未知的自己》,感触颇深,那一定是对内心有所触动。也有一些朋友渴望身边出现“那位老人”,是啊,如果我们身边都有这位老人在,无论什么困惑都能跑到老人那里寻得解答? 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一下子明朗了?
其中还有一本书是许宜铭老师十几年前的书《重塑心灵》,梅子一读这本书,告诉我读不下去,我问:是难过了吧?书名是“重塑心灵”,而全书从头到尾都是让我们回顾童年,回顾童年时外界(主要是家庭、父母)有意或无意中留下的痕迹。这些痕迹或许成为一次次创伤,进入到潜意识中,看不到,摸不着,但却一直随着我们成长,投射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。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,就能看到这些创伤带给我们的影响。
有时候,我们也会时常纠结在自己的困惑里,那些贴在墙上的“真理”,甚至可以倒背,但却始终只是些文字与符号,始终是哲人的思想,总是不能深入自己的骨髓。我们的身心难以彻底的宁静,也缺乏身体力行的感悟,所以难以透彻真相。
昨天在“心灵-菩提”(xinling-puti)朋友圈做了一个小测试:你童年的阴影究竟是什么?我们在阴影下行走,总是见不到阳光,只有抬起头来,望见真实的那片遮挡,再去努力行动,才有可能拨云见日。
一位朋友近日经历了一段磨难,她说:“我反复很多次,总是爬起来又被拽倒,终于我再次的爬起来,这一次感觉心灵很轻盈,仿佛照进了太阳。很多道理包括我刚提到的,读懂是一回事,理解和参悟是另一回事。我现在终于明白,看似简单却难以理解的道理。”
当磨难成为财富的时候,就是创伤开花的时候。测试本身只是一个认知自己的工具,更不是认知这个测试的结果,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觉察,在自我觉察中是不是能发现更多的自己。
【作者:平兰子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