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3-05 11:27 浏览次 作者:
在一个地方呆久了,空气中都充满了熟悉了味道,随意走过一处,就会唤起往昔。那些“曾经沧海能为水”的人儿,是不是已经走过这世间很多路,走过人间很长的岁月……
在这个城市住得够久了,却依然没有感觉没有成为她的一分子,象一个被派来完成任务的人,有一天就会回去那来时的地方。想是人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命格,无论走到哪里那个烙印一直在体内萦绕,无论如何跳跃与奔波,终,还会回到出发的起点。
在繁华的商业街,最容易看到人流穿梭与漠然的擦肩;在拥挤的公车地铁上,看到争抢与空洞的眼睛;行车在路上,更是看得到飞速转动的车轮。人会被环境催眠,拥有符合当下环境的思想意识,最终会像瓶子里的跳蚤,当被瓶盖阻止了若干次后,即使掀开盖子,它也跳不出去了。
有一天,小美容师徒徒问我:您愿意去过农村那种原始的生活吗?我说:本有此意。她追问:那种劈柴生火的原始的状态。我哑然:智慧来源于生活,来源于自然,我们的祖先全凭与自然的融合才给后人留下不朽的篇章。像我这样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人,更需要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劳作生活而觉悟吧。
“如何才能接近更真实的自己。”当我们发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,是已经远离了本性的我们开始走向真我了。在社会角色中,我们不得不做更多的掩饰,不得不收敛个性,不得不努力地适应,林林总总,有一天会让我们疲惫不堪。反问,何时才能按自己的本心活着?那么,按照本心活着又是什么样的呢?
年轻大学生出家的事情已经看过多次,但每出现一次还会再去读一下,尝试着在字里行间找出些许规律——无苦则难生出离心,苦在幼年便已种下。有他们这样经历的人很多,但选择不同的道路完成生命旅程,各种道路都是在自己当下认为最能让自己安心的路。所谓安心,就是现实与内在和谐统一成一体,真实的自己就会显现出来,或者说就不会再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了。
克氏的教诲:
“各式各样的娱乐、数不清的书籍、报纸上整版的体育活动,很显然,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不停地需要被娱乐。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、无聊与平庸的,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革,作为逃避自我的方法。”
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庞大的、职业化的娱乐机构,一种自动化的分心工业,也是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最显著的部分。”
这就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碰撞,好与坏,对与错,完全取决于自己当下对世界的理解,请始终记得:带着觉知生活!信仰什么,生命就会是什么。
【作者:平兰子欣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