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地,带着觉知过烟火生活

落地,带着觉知过烟火生活

2015-03-05 21:12 浏览次 作者:

 我相信每个如花的女子都是仙子下凡,带着她们美丽的心灵落入人间,来完成她们的使命。“落地”,并非陷落于凡尘,并非沉迷于俗世。“带着觉知过烟火生活”,才能在凡尘俗世中依然葆有仙子般的心灵与容颜。杨菲朵,独立摄影师,自由写作者,广州“禾田书房”创办人之一。以下内容来自“心探索”的访谈节选。(子欣)

 

 

拍摄时,首先我会选择在被拍摄者的家中,在她熟悉的生活环境,她建造的王国,那里代表着她的第一人格;然后我们会走出家门,也许是郊外的树林或者水边,也许就在小区的花园里,还有一些时候,我们干脆去旅行。当金色的阳光穿过树叶,万物既神奇又平常,仿佛回到童年时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。在这种状态下,不需要去寻找什么,你本身就是宁静,你会在大自然里遇见自己。如果说我的摄影项目还具有一些意义,我想这个拍摄的过程是一种记录和陪伴,也是一面镜子,映照着镜头两边的人。


 

其实我并不自信,这是最近一年才发现的。如果我是一个生性健康的灵魂,就不会对女性充满了好奇和慈悲心。从少女时期就开始很努力地生长,非同寻常的勤奋,把自己当实验品,总是想让自己做得再好一些,但直到此时,我也不知道这一生究竟想要去取悦谁,最初的那个伤痕究竟在哪里。于是只好告诉自己,你属于好几个世纪,因为你是一颗老灵魂,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悲伤。当我开始举起相机去拍摄别人,发现别人也和我一样,生命虽然以不同的节奏进行,却有着惊人的共性。这种同理,本身就是一种疗愈,你就是万物,你就是自然。

 

我曾经以为自己无法享受那种普遍意义上的快乐,于是试图以行走的方式去获取属于我的那份礼物。一个人,走出去,把自己抛给未知,当然会带来很多乐趣,但希望得到的某种顿悟,它并没有来。后来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离人间越来越远,当然问题不在旅行上,而是心念出了问题。直到今天我依然热爱旅行,但对旅行不带有期待,只是去经过而已。

 

大理离天空比较近,离土地也近,在那里我总是能够和自己相遇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,那座小城赋予我一种想要好好生活的愿望。在都市,第一人格占用了自己太长时间,内心总是试图去抵抗,很多时候我管不住自己。在接近自然的地方生活,会让我渴望烟火气,我的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配合协调,在那里我没有精神问题。

 

我对阅读充满感激,一本好书会让人安静下来,让人有内心生活。大部分人每天爬起来,走出去,都为了谋生、应酬和处理关系;片刻的安静,都是书带来的。但同时,我也特别喜欢女人在家里的样子,这是造物者的初衷。

植物从来不说话,但是它们枯荣生死的过程已经是最好的疗愈,人也不过是万事万物中一个小小的存在。我用花比喻过我拍摄的女主角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属性,有人像鸢尾,有人像雏菊,有人像玫瑰,但我们的生命不在花朵,花是我们的容颜,而生命在土地的深处,是那个根茎。所谓“落地”,就是带着觉知过烟火生活这和之前的盲目很不一样,问题就摆在这里,我们不能对此一无所知,或者麻木不仁。修行和学习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远离人间,而是回到具体的生活里来。不论走多远,我们终究还得再回来,终究还得能回来,打开家门,进去洗衣做饭护理花草,学习做女主人。“禾田书房”想做的,不仅仅是纸上谈兵,而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,让女性既保持内在的觉醒,同时还能够落地生活。

 

对于干花总是情有独钟,喜欢买一把小雏菊,变干了有股旧时光的味道。日光之下,一篮子放了半年的干花,生命萎谢但不终结,原来这就是“不朽”,何其简单。

 

——用自性之光点亮心灵之灯——

公众微信:微信号中搜索心灵之灯或“xinling-zhideng

“心灵·菩提”微信号:xinling-puti

“菩提论坛”:m.wsq.qq.com/189909283

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